专家聚焦
  • 题目:叶贞琴:蔬菜的需求将继续呈刚性的增长需求
  • 专家:叶贞琴
  • 发布时间:2013-04-25 09:26:16
  • 摘要:XXX

4月24日,由中国蔬菜协会主办、寿光市政府承办的中国蔬菜产业大会在素有蔬菜之乡之称的山东寿光拉开帷幕。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叶贞琴到会并发言,以下为叶贞琴讲话实录:

叶贞琴: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上午好!中国蔬菜协会在寿光举办中国蔬菜产业大会非常有意义。这是我们全国蔬菜界的一次盛会。蔬菜的科研、生产、推广等各方面的精英人士集聚在一起,共谋发展、共商对策、共续友谊。在此我代表农业司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蔬菜是重要的农产品,跟粮食一样天天要吃,人类要吃,餐餐要吃,要吃的安全还不能涨价,要求非常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蔬菜生产发展非常迅速,供应状况有了明显根本性的好转,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应该说迈出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未来保障蔬菜生产供应的任务却是非常繁重的,必须准确的判断形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蔬菜生产稳定发展,保障均衡供应。借此机会我就有关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和市场均衡供应的八个方面的问题,或者八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些我们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跟大家谈一下自己初步的认识,供大家参考。

第一,蔬菜的需求将继续呈刚性的增长需求。要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降低损耗,增加有效供给。

去年我们全国蔬菜的面积达到3亿亩,总产7亿吨,人均占有量达到500多公斤,分别比20年前增加了17%,23%,26%,目前蔬菜供应总量基本平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消费将继续从刚性增长开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个是人口方面的增长,另一个因素是城镇人口的增加,即增加了蔬菜的需求。据专家测算城镇的蔬菜需求量比城镇都要多。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截止到2020年蔬菜将达到384公斤,总消费达到5.5亿吨,增加9740多万元,这是有关方面的预测。从生产要素分析今后稳定供给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在18亿亩耕地上既要发展粮食生产,又要解决吃菜问题,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从种植业的角度来看也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种植业的发展目标从中国来看就是一个确保三个力争,一是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尤其要确保我们小麦、水稻自给,这是一个。第二个要力争棉花和糖料满足国内消费的基本需求,棉花很多是从国外进来的再卖到国外去那不算,我们自己国内要消费,我们要力争蔬菜的均衡稳定供应。我们的一个确保三个力争。如果确保不了三个力争,确保是基础,我们就是要力争均衡稳定供应。

在这种情况下既要吃饭又要吃菜怎么办?也就是说在继续扩大面积增加蔬菜供应的路子走不通。科技创新亟待加强,耐储运,适合加工的蔬菜品种不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大体每年进口蔬菜种子占总10%,占销售额的25%,进口的种子量还是比较大,我们蔬菜科技的支撑应该不是很强,在种子的科技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劳动力下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进城务工,目前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都在60%以上,这影响着蔬菜生产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因为我们下一步发展蔬菜生产保障供应的难度是很大的,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蔬菜需求的刚性增长趋势,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和农民初步提升,我们要降低损耗。目前日本的黄瓜、番茄的产量已经超过2.5万公斤,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蔬菜的付损率差距很大,提高单产降低损耗巨大。损耗年均降了1个百分点,10年可增加进菜7610万吨,完成已经满足2020年净菜增加9740万吨的需求,我们扩大面积是没有空间的,只有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还有降低损耗的路子来满足供应。而且不仅必要,我们从专家分析看也是有考量的。

二,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我国蔬菜总体上质量是安全的,食用是放心的,蔬菜农产合格率已经连续五年稳定在96%以上,比20多年以前提高30多个百分点。但是蔬菜产能质量安全的确是值得高度重视的,必须坚持不懈的做下去。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温饱问题解决了,要吃饱还要安全。另外一方面是在生产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局部地区农药超标问题依然存在,这方面的难度将不断加大。杀虫、防虫网等生态栽培技术,防控效果非常明显,但是使用成本比较高,加上蔬菜优质不优价,推广面积不大。比如说番茄、黄瓜等传到我国,短短10年就卖给了20多个省区市,第二是标准化的生产水平比较低。农药的使用不规范,各个地方在标准生产上有一定的技术规程,但落实的技术不大,即使按照技术生产也不到50%,在农药的使用上不按照规定来,这个情况还是有的。

第三,质量监管比较低,基地准入难度大。我国蔬菜生产主要存在三个多,一个是蔬菜生产的农户多,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多达5000多万户,第二是种类多,常年生产的蔬菜150多种。第三是产品的人力物品严重不足,监管不到位,一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容易流失。为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在有时产区开展标准的创建活动,推进了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截止到去年底中央产业已经按照9亿原不创造了1800多个标准园,其中蔬菜是1300个,目前这已经成为发展园艺产业的说重要抓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的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创新,今后的发展就是要两句话,一是由园到区的发展,是我们的标准经验做法扩大整个优势产区。第二是由产到销的发展,标准的产品能够从产区直接上大中城市大量销售。这将推动我们更大发展的体制增效,增产增效。

第三,市场价格将呈现波动性上涨,要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着力加强信息引导,保障季节结构区域均衡。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虽然淡旺季差别缩小,但是现在蔬菜年均价格不断上涨,据全国农产品批发信息网检测蔬菜价格已经连续8年上涨,2012年蔬菜市场平均价格为4.22每公斤,比2004年上涨1.25倍。第二是品种价差呈扩大趋势,36种蔬菜当中最低价由2000年的1.9倍扩大到2.8倍。2010年大蒜的价格同比上涨1.8倍,2011年又同比下跌32%,所以我们蔬菜价格的波动是比较大的。一个是年均的价格不断上涨,第二是品种间的价差不断扩大,第三是有些重要的品种波动呈加大趋势。

从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今年的难度将不断加大,造成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客观的,有些是人为的。一个是成本持续增加推动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这是必然的,近十年蔬菜成本年均涨幅10%,特别是人力的涨幅年均上涨是18%,这是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另外方面受重大灾害的影响价格不断上涨。我们还能看到在开放的社会当中我们信息传播很快,一些不良的手机短信,一个不实的网络文章都会引起蔬菜价格的上涨。由此可见,蔬菜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时代,蔬菜价格的上涨和波动是正常的,或者说我们再不吃不到便宜的菜了,这是不现实的事。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得到消费者和媒体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尽量降低蔬菜价格的波动和幅度。一是在抓好市场间的同时加强蔬菜生产检测,农业部从2011年启动了蔬菜生产检测预警工作,从200多个点扩大到580多,今年覆盖的全国蔬菜产业规划的所有重点线,蔬菜生产信息检测已经开始合理安排生产,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在说时效性、准确性、有效性上下工夫。

二是在发展南菜北运的同时加快北方城市冬季设施开放。中国的蔬菜问题能重点在北方,关键是在大中城市,借着北方城市供应问题就是要在发展南菜北运的同时加快北方城市冬季设施蔬菜开发。去年6月我们部里邀请有关专家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哈尔滨、太原、兰州等三个市调研北方大中城市蔬菜供应问题,从调研城市来看、含哈尔滨、太原、兰州等三个城市设施发展迅速,但冬季地产比例比较低,扣除太原只有20%左右。冬季蔬菜主要靠南菜北运,一方面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人为方面以及极端天气,为此农业部绝对启东北方城市冬季蔬菜设施的开发试点。在东北、华北重点在冬春蔬菜比较低,我们率先开展北方城市冬季开发试点,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蔬菜,探索建立不同区域的设施结构,组织制度、栽培技术,生产经营四种模式。

第三,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近几年随着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政府冬春蔬菜的大幅度减少,目前天津市政府冬储大白菜不到一万吨,与上世纪90年代吨这18万吨减了90%以上,冬储大幅度减少了而且因冬储蔬菜在入冬前大量上市加大了价格波动,为此在大力发展蔬菜的同时,北方大中城市要建立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在每年秋菜上市之前采取政府给予适当补贴的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的办法,建立符合当地实际的蔬菜储备,确保蔬菜储备调得进,存得好,销得出,满足冬春季节的蔬菜供应。

第四个趋势,区域布局,要在稳定城市蔬菜面积的同时着力加强优势区域生产建设,从世界范围来看解决蔬菜周年军均衡供应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美国微代表实地生产常驻为主,日本人表示以日本人代表的实地调研为辅,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近五年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市蔬菜面积减少了一百万亩,与此同时六大优势区,重点县蔬菜面积增加了2000多万亩,目前北京市的蔬菜供应率自减率不到30%,郊区保障供应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北方的城市自减率不到30%,郊区供应情况也已经不复存在。

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近建立基地保障供应,在交期供应为就近为主受到了很好的效益。最近这几年部分城市政府对蔬菜,不是立足当实体发展的生产,而是把保障当地蔬菜供给既希望大流通,这样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包括流通费用比较高,风险比较大,因此我们国家还是要按照就近生产为主,尤其是去调节这个方针。一是稳定大中城市蔬菜种植面积,第二是鼓励就近建设保障性的蔬菜基地。

第三加强优质蔬菜建设,要制订相关的政策,重点建设580多个蔬菜产业重点县,进一步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计划生产,不断提高供应能力。

第五个趋势,蔬菜城市比较效率呈下降趋势,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益。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蔬菜是高效的作物,高效的产业,但是最近十年来我们也要看到蔬菜和粮食比有大幅度的下降,据国家发改委,全国农产品的数字分析,大中城市蔬菜生产与稻谷相比,由10年前的35个亿下降到10个亿,降幅高达70%以上,造成蔬菜量下降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土地大幅度增加二是用工成本大幅度增加,同时也考虑到各个地方都在发展蔬菜生产,竞争不断加剧也使蔬菜的效益差。蔬菜效益下降对生产来说挫伤了积极性,近一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减少近百万亩,具体原因除了城市建设以外比较效果下降。对市场来讲成本增加,推动价格上涨影响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相关水平。

居全国农产品批发市长的检测,最近十年36种蔬菜平均上涨到1.76倍,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对蔬菜生产意义重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入,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蔬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推进科技进步,主要是用于几个方面,一个是改革制度实现综合利用。二是推广两种配套战略技术,实现高产高效。三是推广集约化,可是非、科学用药。地四是推进机械化生产和前进栽培。第五是推广生产在栽培技术。第六是放置生

第六,蔬菜生产发展由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要在保障蔬菜生产供应的同时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生财供应充足,品种丰富,质量安全最体上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是粗放型的不可行的。比如说近几年发展的下挖式土墙,墙体的地层厚高达五六米,土地利用率只有40%以上,一些下挖式,挖地三尺。

第二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据有关方面研究北方地区早春茶的黄瓜才用500方左右,水利用率浪费非常严重。目前我国化肥利用率,世界化肥总量在35%,是美国、印度化肥的总量,我国化肥使用量21.2公斤,是美国的三倍,是印度的2.5倍,设施蔬菜一般都超过100公斤。甚至个别超过了500公斤,过量式的加剧了设施蔬菜的障碍。一些设施蔬菜已经降到5以下。

第四,农药利用率低,我国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剂量比较大,使用杀虫剂8到12次,每亩用量0.5到0.75公斤,南方是四到五差,每一亩用1到1.5公斤,大量使用农药不仅利用率低而且容易造成质量安全隐患。在资源约束生态成本高的背景下,这种粗放竞争过度消化资源的方式难以维持,一定要走集约化发展,绿色化发展之路。要以优化设施机构为重点,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第二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第七,蔬菜生产经营由分散的小农夫向大规模发展,蔬菜产业链条上市场化程度高,目前我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生产半圆多,规模小,产业链分割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制约了蔬菜生产水平或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

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小生产和大矛盾越来越突出,很难有相对固定的进货渠道。第三是面对千变万化的状态,抗病程度很弱。我们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生产体系尤为重要。构建新型的产品体系最有效是培育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目前新型主体有不少的问题,规模效益差难以做到。对农民合作社来说大多是服务水平不高,对产业化企业来说不少还有农民没有紧密型。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站在核心和基础的度,要求加大扶持力度,培育新型主体。我认为贯彻一号文件可以从山东做起,一是要加大扶持,各界部门在安排的时候要向新兴经营主体倾斜,我们的标准文件是就是要以新兴的经营主体为基础,一个是合作社一个是党。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响亮的品牌,要有一个强大的经营主体,还有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

第二是强化幅度,充分发挥优势,加强对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规范管理,建立规章制度,规范预警机制,建立农户的共享分担,促进健康发展。怎么样完善农业的经营主体,怎么样健全我们的新型经营体系,我们确实面临重大的问题。如何打造蔬菜生产,增强我们蔬菜生产的微观基础,夯实这个问题,很多是需要研究的。

第八,城乡市场蔬菜需求同步增长,要再继续供应蔬菜的同时统筹城乡两个市场。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蔬菜已经成为广大城乡人民的重要的一部分,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健康保养,对蔬菜的需求大部分增长,1.5亿农民工由蔬菜生产者变成蔬菜的消费者,全国不少地方还出现了蔬菜倒流现象和蔬菜价格的倒挂现象,由城市批发市场流向,目前农村蔬菜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全国蔬菜市场开始由城市向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在生产计划安排,市场布局,产品质量监管等方面要统筹考虑城乡两个市场,保障两个市场供应稳定。

同志们,适应8个蔬菜发展的变化,蔬菜发展的8个转变意义重大,任务也很艰巨。我们蔬菜主管部门要顺应发展创造挑战,强化服务促进转变。蔬菜科技工作者要顺应发展,紧紧围绕生产需要创新科技推广技术,为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蔬菜生产的经营者也要顺应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转变。只要我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促进蔬菜持续稳定发展,保障日益增加的市场供应。我们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阶段,蔬菜生产供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探索和实践当中探索。我们在在座的各位都是蔬菜界的精英人士,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一起通过这个蔬菜产业大会的平台共谋发展,共商大计。

以上谈的几个认识就是我的抛砖引玉,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本稿件根据现场速记稿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或带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

2、本网未标有“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的作品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绿蓝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6378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23号 技术支持: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801
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