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消费扶贫卡在哪?业界:农产品可追溯、能质保亟待解决
发布人: 发表日期:2018-07-24 08:39:5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李彤)随着消费扶贫理念和实践的拓展,如何对来自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做到可追溯,对消费者群体做到能识别,是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日前举办的“2018温暖中国社交电商消费扶贫活动”上,参会专家表示,当前农产品上行面临的不仅是缺乏渠道,而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所有问题。渠道可追溯、品质能保障,是发展消费扶贫首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化扶贫的大背景下,消费扶贫已被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和接受。但由于农业生产相对零散、农业产品缺乏标准,如何推动贫困县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产品、减少中间流通批发环节,是困扰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的核心问题。统计显示,综合电商平台农产品上行比例处于4%至9%之间,这也反映出农产品对接市场存在的困难。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姚广辉看来,随着网络技术驱动、购物方式转变、消费升级转型,社交电商在消费扶贫领域正在发挥着独特作用,圈群间的天然信任有利于农产品的口碑传播。但他也同时坦言,由于信息不对称、产品参差不齐,近来悲情营销、劣质产品等现象时常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惑。

“要做到产品可追溯,需回答谁来生产、由谁销售、卖的什么。这对应的是抓住区域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对接农户,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平台进行销售,对农产品生产进行质量规范。” 姚广辉认为,树立农产品标准要由简到难,先从包装、物流的标准化入手,通过线上销售与线下门店展示相结合,倒逼农业生产企业提质、培育消费者市场。除了打假更要推真,搭建信息共享的追溯公共平台。

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副会长王家华认为,要解决好贫困县域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的关系,特色农产品不一定都要达到规模化生产,吃当地、吃当季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贫困县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扶贫企业人员的深度参与而非面上对接,真正做到精准高效施策。

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在主流电商平台上都设立了“扶贫专区”,对接贫困地域的农产品展示和销售,一些贫困县域也将发展电商作为经济发展的抓手。

在活动上,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表示,“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让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在线化、数据化,提高了流通和交易效率,有利于农村电子商务转型升级。

 

他认为,加强农村电商发展要思考四个问题。首先如何通过“农村电商+消费扶贫”带动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其次怎样为消费扶贫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撑提高效率,三是如何将电子商务和贫困地区社会化服务、乡村治理等紧密结合,四是怎样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的监管和规范。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或带有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

2、本网未标有“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的作品均为转载稿,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作者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绿蓝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63786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23号 技术支持: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政编码:100801
建议使用IE7以上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